第二大脑(三):模型与流程

引言

你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使了解很多方法,收集了很多工具,但最终也没有成为理想中高效的人。在本系列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第二大脑系统,包括它主要的思想,构成要素和组织结构。然而,即使我们彻底明白了它的原理,也不一定能够善用它。

太多浅尝则止的了解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帮助甚小,工具始终只是辅助。所以,本文想谈的是如何让这样一个系统运作起来。这篇文章将超越记笔记行为,从学习的层面去尝试理解第二大脑如何帮助我们。

阿尔波特·班杜拉(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将从系统出发分析第二大脑存在的交互,然后引入班杜拉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提出一个基于第二大脑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学习系统交互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与外界不断交互的过程,这种观念在学术界广受认可。然而,这种交互往往是隐性的,看不见的。把自己的想法外化成为专家们一致同意的事情,他们普遍认为把大脑中的思考写下来更有利于学习。

构建第二大脑就是这样一种外化的过程,并且我们可以简单理清存在的两种交互:

  1. 内部交互
  2. 外部交互

内部交互可以理解为信息在各种类型的笔记之间的流转,也就是我们加工资料,压缩信息,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外部交互就可以理解为对原始资料的收集,以及将认识输出到外部世界。

整个过程收到来自环境,行为,自我多方面的影响。我们不妨套用IPO(Input输入-Process加工-Output输出)的模型来简化:

第二大脑IPO模型

不断地循环OPO模型,就能够让知识产生复利效应。但过往人们认为在学习的OPO模型中,P(也就是Process)是一个黑箱子,我们无法得知到底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在第二大脑我们可以细致地拆分成多个步骤:例如获取材料,分类加工,信息压缩,建立关联,创造知识,产出新知识等等。

上述交互行为我们可以用“学习”一词来统称,如果着眼于单个、细微的知识研究,我们简单地遵循一个流程就好。然而,现实情况要复杂的多,工程量也大很多。这意味着将会有很多任务复杂交错进行:每天都有新的材料要阅读,也存在不同的写作主题和截止日期。

因此,很多人会落入多线程工作的陷阱,误以为能提升效率,但往往适得其反。多个交互工作难以形成专注,不仅会增大压力,也会直接导致拖延等问题,引入自我调节的学习理论,可以帮助你应对这个问题。

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由美国教育心理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促发和维持持续性的学习行为,这主要涉及到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效果,效率等方面都有显著帮助。Zimmerman把自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流程,分别是前置思考阶段,执行阶段,以及反思阶段,每个阶段都由学习者自己调控。

自我调节学习流程

以往学习者很难清晰的掌握自己学习的元信息(比如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进度等),而这些内容将在在第二大脑中呈现出来,因此结合这两者,可以带来思维的转变。以往我们会依据别人交给我们的,或者普遍认为合理的流程来规划自己的学习,而现在我可以着重去构建一个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外脑系统,来灵活调控我们的学习:

  1. 通过已有的知识集合判断个人基础,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
  2. 通过笔记监控学习项目进度,腾出更多大脑资源专注当下的学习。
  3. 通过学习产出记录激励个人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4. 统一的知识要素降低重新投入的成本,灵活切换任务。
  5. 通过归档项目的复习累积反思,经验,指导未来学习。

基于第二大脑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结合第二大脑,建构主义,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本文提出一个基于第二大脑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基于第二大脑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型

规划

第二大脑提出,不要从零开始。开始一个项目,我们可以审视已有的知识集合,对自己的学习规划进行调控,这也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理论。

在计划阶段明确学习哪些主题是中心问题,有人喜欢头脑风暴,然而大脑是主观切不可靠的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回顾你的第二大脑,你可以思考新的需求与已有知识如何产生连接,自然涌现并且选出很多需要填补的内容。

此外,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必须对资料进行筛选。我应该找那些知识,找什么载体,去那些地方,往往在构建第二大脑不断试错的过程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模式。依照第二大脑过去的项目存档,我们可以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检索策略和信息收集策略,挑选出那些合适自己的方法。

最后,得知一份资料是否有价值,必须要经过阅读,根据你的经验可以将它略读或细读。将他们归纳为具体的项目,构建笔记之间的连接,而不是机械地进行分类。

建立联系似乎与分类要困难的得多,但就是因为你做了更多的加工,会使得你在需要它的时候,能够容易地找到它,这也涉及到下一步,那就是群聚。

群聚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P.A.R.A的笔记分类系统,指出其重要作用是保持专注,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易于形成群聚效应。本文所说的群聚效应来自于《卡片笔记写作法》。这个概念主要是说希望笔记能随着数量增多变得更加聚焦,而不是分散。

卡片笔记法(图片来自网络)

想达到聚焦,最重要的是对笔记类型区分和调控:需要在短时间处理的放在Area中专注,长久使用的笔记是作为主要的知识来源,放入Resource。此外,所有的在不活跃之后就存入归档。有意识进行这样的调控,能够让真正有价值的笔记不会被淹没。

使用Effie做项目笔记

更详细地说,Area中的笔记需要在短时间专注学习,进行渐进式阅读等知识加工,形成知识要素,判断是否有复用价值。具有价值的内容笔记扩充到Resource中。Project笔记包括了项目规划,写作大纲,思维导图,文献摘录以及评论,写作初稿,项目翻盘与反思。这些类似于日志的笔记可以作为你的经验保留,打包到一个项目文件夹,到以后遇到类似项目的时候,又可以拿出来参考。

排序

在完善的第二大脑系统之下,每一条笔记都具有组合产生新知识的潜力。因此,产出过程可以看作是对现有知识的排列组合。这些交互是为了就某个特定的主题有逻辑组织笔记内容。

这种组织可以划分为几个子阶段:大纲,初稿和完成稿子。其都对应着不同的交互。

大纲阶段可以用开拓者的心态,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寻找所有与主题相关的笔记,然后制定你想要依循的路线来排列知识。在初稿阶段,将自己的思路先流畅地表达出来,随后切换到读者思维,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自我批评,进行勘误,补充等。

使用Effie写初稿

每个阶段应该尽量保持相互独立,才能更有利于高效地进行。如果你在写作初稿的时候就希望将语言做到完美,那么一定是寸步难行。这些工作都应该在自己的监控与调节之下进行。

讨论与总结

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往往是决定学习成果的最重要因素,虽然我们不断探索更具效率的工具和方法论,但是部分人的产出甚至不如很多采用传统的方法的。主要的症结在于很多文章并没有拓展讨论效率系统中学习者自身的因素。诚然,这些方面本身不属于工具的范畴,但这方面的知识确是很多读者迫切需要了解的。

在这里笔者引入班杜拉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来分析如何使用第二大脑帮助我们学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着重希望打造一个人机合理分工的模式:第二大脑作为知识库,人脑作为加工者,思考者和调控者。

知识库为人脑提供出知识,经验的存储,而人脑也按照既定的模式加工,让知识要素更可靠,更有潜力为未来服务。整个过程伴随着过程的外显化,让学习者更有动力,更有成就感。

然而,需要不断指出的是,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调节学习,如果希望中奖,那么至少去买一张彩票。如果你希望进步,那么你应该去实践这些理论,并且找到最合适的自己的方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