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用?

时间管理的目的很清晰,那就是通过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时间就是金钱,如何花,花多少,应该怎样将它花在最合适的地方,就是时间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学习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之前,我想大家应该先从思维入手,弄清在指导方向领域的几个重点:

意识是时间管理的先决条件。在时间管理概念中,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于对时间的流逝保持高度敏感。

我们谈到这个话题时,强调的是个体对于个人历史的重要性,或许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只是一片黄沙,但在具体的人生中,时间并非虚妄之物,每个人都是时间性的存在。

时间管理要求我们在意识中树立“时间是存在”“时间是有限的”的概念,着眼于当下,在分秒不停中创造可能。

目标是隐性路线图。存在主义认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具体的能力的人,可称为“虚无之人”。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必须思考你的目标、你的梦想、你的最佳前景设计,短期期望是什么?长期愿景又为何?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你周详的行动路线图。

选择是重点。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选择,一旦你知道了自己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并且有了具体的行动路线图,那么你就拥有了固定的分析要素支撑接下来的选择。

要过严肃的生活,必须进行选择,否则只能任由其他力量主宰你的人生。

选择很困难,它或许是肯定的过程,也或许是否定的过程,它需要你充分利用意志力,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从而在当下的满足与牺牲之间进行选择。控制生活,别让生活控制你。

好了,在明确了时间管理三要素之后,我们着手开始行动。如何将一天24小时的每分每秒都过得有条不紊,富有价值,或许下面几个小习惯可以帮到你。

区分整块时间和碎片时间

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些任务是必做项,比如吃饭、走路、乘车、睡觉……,以这些任务为界,又将我们一天的时间分为若干个组块,这些组块有大有小,大的叫做整块时间,小的叫做碎片时间。

学习新技能用整块时间,巩固技能用碎片化时间。

整块化的时间适合用来做需要精准判断和深入思考的任务,比如看学习视频、整理笔记或写题。整块化时间是固定的,一般不会因为外部因素而产生较大变化,比如,我一般将自己一天的时间大致分为三大整块:

  • 上午:8:00-11:00
  • 下午:14:00-17:30
  • 晚上:19:00-21:00

这段时间内安排的任务必须做到高强度思考和高执行力,一旦进入心流,就不允许其他任何东西打扰。

碎片化时间适合做依靠直觉或习惯就能够到的任务,不需要大量的逻辑推理或动作序列,比如背单词、做计划、浏览新闻等。碎片化时间是灵活的、可变通的,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执行效率没有整块化时间强,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免将时间过于碎片化。

整块化时间和碎片化时间都是时间沙漏中宝贵的沙粒,只要能好好地将两种时间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能得到较好的反馈。

二八定律

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了“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在时间管理方面亦如是。

二八定律要求我们根据状态匹配任务,其实就是利用好自己的生物钟。每个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早上是最神清气爽、大脑清醒且精力旺盛的时候,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下午或晚上反而能激发大脑潜力、更适合自己深度思考。

你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工作规律,或者专门抽一周的时间观察自己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内的学习效果,以找到最适合自己深度学习的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学习时间安排长点儿,学习任务安排重点儿,以达到最佳学习效率。

制作任务清单

毫无疑问,计划和准备是基础工作,制作任务清单,确定优先次序,你可以做到去芜存菁。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计划表总能帮助我们防止任务遗漏、合并同类项,提高工作效率、更清晰地排列优先级……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形成宏观思维,因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不总是独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一项任务可以是另一项任务的参照,根据参照物,可以确定工作重心、分析校订测评和评价。

战胜拖延

时间管理的天敌就是拖延症。拖延是梦想的杀手。

很多人都有特别周详的计划和美好的愿景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中,事情已经在脑海中演绎过千百遍,他们有99%的把握能完成任务,却不付诸行动,不躬行实践。

一个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除非他们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可以是外部的,更需要是内部的,也就是说,想要前进,人需要自己推动自己。

至于如何战胜拖延,则是策略问题。

我们要随时随地将生活与目标结合,可以在口袋中放上一张纸或者索引卡,在手机桌面上设置上警示语,上面书写上想要达成的目标,通过时刻自醒而驱动前进的脚步。

我们也可以将大的目标拆解成易管理的小模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小目标,即使前有高山巨壑,只要步履不停,就有希望。

我们还可以设置惩罚,当拖延的本能喷薄而出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反制,养成反拖延条件反射。

归根究底,想要战胜拖延,需要培养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只有拥有这种意志,才能助力我们按照时间计划表开始行动。令人高兴的是,坚韧不拔或脆弱不堪并非天赋,而是可培养的技能。

清理杂乱思绪,保持似水之心

加涅的信息三级加工理论认为,人脑就像一台电脑,我们每天都会从环境中接受许多刺激,选择让刺激进入大脑形成神经元,再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悬而未决,所有不完整的、无条理的东西都混乱地堆积在短时记忆中。

由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不通过不断重复加以深入,就会被抛弃。

我们 cue 到这点,是要提醒大家,在学习中不要让有限的短时记忆超负荷运转,不要让过多无用信息进入大脑而使人感到心烦意乱。

美国戴维·艾伦认为,只要通过培养良好的技巧和建立信息收集和储存机制而培养出一颗“似水之心”,我们才能在时间管理的生产力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似水之心,就是心绪宁静一如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

要做到这点,就要拒绝杂乱。

首先,工作区域要保持整洁。工作台工具丰富而摆放富有逻辑,你想要的每一件物品都应该近在咫尺,随手可用。

其次,你的工作文件应该保持有序。你可以将关于某一主题的材料放在不同平台。比如,我会在堆糖储存自己的所有图片,在Effie储存所有文档,不同类型的资料和成果有序地排列在不通过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最后,更要及时处理每一项任务,电子邮件、文本或语音信息,即时浏览及时处理,避免事情蜂拥而至造成一团乱麻的景象出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