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写作工作流?

本文第一部分参阅《工作流的祛魅: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

本文第二部分参阅《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建立自己的工作流?

本文第三部分参阅《工作流的祛魅:如何创建阅读工作流?

输出:写作工作流

我们是否需要写作?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又往往忽视忽视写作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常见的理由是,「我又不是作家、教师或者媒体从业人员,我不需要写作」。然而,一个罕为人知的事实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写作者。我们的大多数交流一开始便是基于文本。

如今,每一天我们经常使用社交媒体聊天、发送邮件或者短信。这也可以被视为写作。如果这些内容足够有趣、有深度或者有某种意义,自然也可以将其整合加以发表。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读者。这些话说出来,可能有些鸡汤。不过却是如此。这个读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如果将写作视为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思考方法,那么,你的读者便是你自己。如果你将写作作为一种与外界对话的交流方式,那么你将可能通过写作建立你的社区身份以及资产

在回答「是否需要写作」这个问题后,我们需要对常见的写作流进行反思。

写在当下:写就是了

从着手写作开始,写作技术可能是很多人首要关注的问题。已有的写作方法、写作策略等写作技术相关的文章、书籍汗牛充栋。

以写作方法为例,存在 雪花写作法分轨写作法细胞写作法九宫格写作法卡片写作法渐进式写作法等适用于线性或者非线性写作的多种写作方法。然而,写作之惑却在各种形形色色的写作技术之外

对于写作而言,最重要的写作理念应该是写在当下:立即写、随时写、多写,而不是过于关注写作技术。强调这一点,主要是不希望写作技术成为写作入门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写就是了。以写作实践作为驱动,你便会逐步明晰自己的写作需求,进而对于写作技法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随后,再有意识寻找一些写作技术也不迟。如果你打算开始写作,那么日志/日记便是一种很重要的「写在当下」的方式。比如,在笔记软件中逐步成为标配的 Daily Notes, 以及原本在写作软件便存在的 Journal Writing.

思写合一:写作即思考

关于写作,先不要对其赋予过多外部价值,而是应当关注写作的内在价值。具体而言, 将写作视为深度思考的驱动器以及深度思考的过程本身。《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不写,便无法思考」便是此意。再进一步,阅读和写作都是思考伴侣

可以看到,思考、阅读、写作这三者之间的工作流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织、互为强化的非线性关系。其中,阅读需要写作作为输出渠道,而这个输出过程同时也是思考过程。这意味着写作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而存在,或者说思写合一

因此,在设置工作流的时候,无论是任务管理流程,抑或是阅读工作流程,最好都要在这些工作流中加上写作环节。至于具体表现形式,可长可短。比如,在任务管理的同时,增加一些总计和反思性质的短评。

与此同时,从 写作即思考(Writing is Thinking) 的理念出发,写作的首要障碍并不是措辞而是思考。对于写作本身而言,应该是思考驱动,理念先行,而不要过于优先追求各种写作技巧。以卡片笔记写作法为例,当你在卡片盒中实现渐进式的深化思考,自然在写作的时候,创作内容便是呼之欲出。

重构写作工作流:从预写到重写

如何进行写作呢?关于写作工具,在我派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盘点过内置大纲和思维导图模式的 Effie等多个具有特色的写作软件

除此之外,假如你寻找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之类的书籍和文章,绝大多数答案便是提供一个线性的写作步骤:正如剧本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一样,写作流程也被切割为灵感获得、拟定框架、草稿、修订、编辑、发表等线性流程。

似乎我们只要按照这个线性流程进行操作,便会很快学会并从头至尾开始写出一篇尚可的文章。然而,按图索骥之后,我们并没有种瓜得瓜。

究其原因,在于绝大部分写作方法指南过于简化了写作流程。事实上,真实的写作过程往往是一个非线性的递归过程。绝大部分作者都不会以某篇文章的开头作为开始,最后以写出结尾作为结束。

与之相反,很多作者经常对于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分轨、分块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各种想法和灵感之间游走,并且反复进行回顾、修订和编辑。关于 写作的非线性 及 具体实践,王树义老师 @玉树芝兰 已有部分论述。

概而言之,非线性写作才是写作流程的常态。因此,我们需要对已有的线性写作工作流进行重构,提出符合非线性写作的写作流程。

写作是一种十分个人化的事情。因此,过于详细的写作程式并不可取。下面我将从写作理念的中观角度解读非线性写作工作流。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完整的写作包括多个步骤。以七步骤说为例,写作包括主题选择、研究、列大纲、拟定草稿、修订、编辑、最终审查。当然,还有三步骤说和四步骤说,基本上是七步骤说的简化版本。这些写作步骤反映了写作的递归过程。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跳转至前面的步骤中对自己已有的想法进行扩展和修改。

如果将这些写作步骤进行高度凝练并重新整合,那么写作作为一种过程(Writing as a Process Not Product),可以将其划分为预写(prewriting)、草稿(drafting)、重写(rewriting)三个阶段。

这三者之间属于非线性的、相互交织的递归关系。具体如图所示。

图片部分参考 How to Write a BA Thesis 插图

当然,这篇长文也是持续进行预写和重写的结果,文章的形状也从模糊逐步变得清晰。对于写作而言,应该将 85% 甚至更多的时间应用至预写和重写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完成度决定了文章的方向和质量。

关于草稿很好理解,不展开论述。下面主要重点介绍,在以往的写作工作流的过程中被忽略的预写和重写。

预写|Prewriting

预写,即 Write before writing。Donald M. Murray 在Write before Writing 明确指出,在正式写作之前,作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然而这个预写阶段多数是不可见的——仅仅发生在作者的头脑中,或者发生在尚未出版的各种碎片化的手稿之中。

而这点经常被各种写作指南所忽略。预写,便是你写文档草稿之前要做的任何事情。

预写有助于作者更好的思考写作主题和写作任务,有助于将原本抽象的思想通过纸笔或者电子编辑器,转化为更加具体、更具有组织性和逻辑连贯性的想法。

就像写作本身包含创造和约束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情,对于预写过程中的想法,自由和结构也都是必要的

常见的预写策略包括,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列提纲(outlining)、列清单(listing)、自由写作(focused Free-Writing)、日志写作(journaling)、聚类写作(clustering / mapping)(思维导图/概念图)、5W1H 分析法。 当然,从更广的层面来看, 与他人交谈、记笔记也是十分重要的预写策略。

从预写的概念出发,我们会加深对于卡片盒方法(the Zettelkasten Method)的理解。《卡片笔记写作法》自从出版后,虽广受好评,但也被部分读者认为是「夸大」和「高估」。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仅仅使用卡片(card)替代文档(page), 而在于基于卡片介质建立了标准化的预写流程

预写便是从笔记到写作的桥梁。通过闪念笔记、永久笔记、项目笔记的转化和迭代,作者通过卡片盒实现与自己的对话。在这样的预写过程中,作者的想法和观点不断被验证、强化,不断拓展思考的深度和材料的厚度。因此,从预写角度便能理解为何将「卡片盒方法」称之为同时包括「笔记」和「写作」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了。

重写|Rewriting

重写,即 Write until publication。写作流程通常需要重写过程。重写经常是指处理和修订已有草稿的过程。绝大部分拥有正常思维的人,不会认为写出文章的结语便意味着写作任务大功告成。在完成草稿之后的修改、编辑才是写作的核心。事实上,重写的价值在已有的写作流程中被严重忽视

欧内斯特·海明威认为: 「唯一的写作方式就是重写」。 而威廉·金瑟在其著作《非虚构写作指南》也反复重伸,「重写是(写作)游戏成败的关键;重写便是写作的本质」。

我们可以甚至说,写作便是重写。在重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需要对于已有的内容进行删减、润色。然而,重写并不等同于简单的修订和编辑。面对雕像《大卫》的诞生,米开朗琪罗回应到「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要的部分去掉」。重写便是一种凿出创作者心中大卫的过程

重写意味着重新思考,意味着积极反思,意味着一种自我解放和自我授权。在重新的过程中,除了编辑以外,我们还会对文章的逻辑、思路、观点、措辞等进行重新萃取和锤炼,最后逐步梳理出你心中理想文章的形状。

因此,如果你想要获得一篇优秀的作品,那么最好在你的工作流程中反复进行重写。重写、重写、重写,直到你将粗糙的原石变成熠熠夺目的手工品。而至于重写的范例,渐进式写作 和 数字花园 等写作理念则能较好地体现重写的精髓:通过反复迭代的重写过程,不断提升写作文本的质量。

结语

这篇文章终于快速拖拽至文章底部了。谢天谢地。超级感谢您与我一起旅行至此。在文章中主要讨论和反思了工作流的建立方式。其中,包括了关于工具的选择方式以及对常见的阅读和写作工作流的认知。然而,文章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在工作流中,实践先行,理念优先于工具。不过,关于工作流纯理念性的论述力有不逮,整篇文章依然主要围绕工具和技术加以展开。另外,高效率的工作流设计和运行还会涉及注意力管理、时间管理或者精力管理等维度,这些内容也是需要加以进一步考虑的。

第二,可能会过于拔高工作流的重要性。如果使用场景比较单一,需要一个人集中精力完成单个简单项目的时候,那么先行动起来更好,不需要刻意在意工作流。如果处理工作流的精力成本超过了工作本身,那么先停止折腾工作流,在工作实践中你会逐步加深对于自己工作流的认知。

第三,一个合适的工作流对于个人和团队而言自然重要,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工作流是一种中微观的战术策略。在工作流之外,也需要使用一些更为宏观的战略方案加以支撑。比如,个体需要及时更新思维方式,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

第四,这条通往效率生活之路并没有止境,理想的效率与生活本身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偶尔休息,回头看看甚至退几步也未尝不是好事。

最后,阅读体验很可能是个折磨,非常感谢您耐着性子听我啰嗦到最后。文章由于篇幅原因,表达不严密之处不少,例子也很少,期待大家补充,留下您宝贵的看法。

注释

由于篇幅原因,部分参考文献见 在线链接

参考文献

这篇文章是《工作流的祛魅:从工具、阅读到写作》的第四部分。原文作者为 Spike112, 发布于少数派,已经获得授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